您现所在的位置:企业文化 -> 员工园地
制度创新,高效运营
—— 读《为什么不能多收一次垃圾》有感
引文:最近,李稻葵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写了一篇《为什么不能多收一次垃圾》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前段时间,我遇到清华大学的一位同事,他是很资深的一位教授,也在为国家参政议政。他说:“我们小区一天收一次垃圾,太不合理了,应该一天收两次垃圾”。明显,这位教授忽略了国家公共财政的义务界限。我跟他讲:“您知道吗?运走和处理1吨垃圾的成本,比买1吨自来水的价格高很多倍”。
尽管目前各大城市都在推广宣传垃圾分类,但是据报道,北京市也只有不到10%的居民家庭能做到垃圾分类。那么,各种垃圾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分拣,之后再由货车拉到集中回收点处理、填埋。北京市居民的用水价是4元/吨,但生活垃圾的处理全过程成本达到400多元/吨(反而建筑垃圾不需要太复杂的处理,但也需37元/吨),是一吨水的百倍!可见分拣和处理成本之高昂。
这种“昂贵”的服务,本质上应该量化到个人。如果居民想让垃圾工一天来收两次——可以,但是需要加收费。如果小区居民觉得收费太贵了,有很多办法。或者大家全都事先做好分类工作,或者选择一个储藏地点,把垃圾储藏起来,让环卫工一天或者一个星期收取一次。在美国很多地方,生活垃圾一般是一个星期收取一次,即便这样收费至少也要20美元/月,如果你觉得时间太长,也可以临时电话召人有偿来收。日本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垃圾不但要分类分时投放,还要整整齐齐地处理好,树枝要剪捆好,牛奶包装盒要洗净履平,烹饪油要凝固定性等等。
我们很多百姓的这方面意识还不太清楚,还有“大包干”的思维。在北方大部分旧小区冬天供暖时,单位给个人一个冬季支付3000元左右的暖气费,直接交给供暖公司,这样,会看到很多家庭就比较浪费,有的家庭烧的很热,就干脆开窗,甚至敞开门“排暖”。在我看来,这部分开支也应该量化到个人:多用暖气多花钱,少用暖气就省钱。
收垃圾、上高速、用暖气……这些公共服务跟国防不一样。国防是政府的天职,建设好国防,人人都受益,不可能每打一次仗,就向老百姓多收几块钱。而高速公路是谁上谁受益,谁受益谁付费。垃圾处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自觉为公共开支“减负”,不但节能减排,也让政府少收取百姓的一点税。
我们一般人心目中,政府应该提供所有的免费服务,事实上,从经济角度来说,超出公共财政能力,个人超出的一部分转变为有偿服务,不但对老百姓更合理,效率也更高,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自己。
以上,为李稻葵教授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生活、工作方式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主流。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正大机电公司在建项目零壹科技产业园的建筑和经营理念。
零壹科技产业园独创十分钟生活、工作圈(减少出行频率、低碳出行),除商业设施外,园区将设立中心会议室、健身室、阅览室、公共餐厅等,为园区企业员工服务,从而改变园区人员和创业人群的生活、工作方式,实现园区人员的高效工作、高质生活。
同时,零壹科技产业园通过资金资源、办公资源、智力资源的提供,为创业人群提供创业平台和孵化器的功能,以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开支“减负”。
通过引导园区企业采购较少包装的办公用品和其他物资,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回收成本等措施,践行“高效、经济”的理念。借鉴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公司、新加坡纬壹科技园物业顾问公司在“高效”、“经济”方面的优质服务经验,提升零壹科技产业园整体服务水平。
笔者刚从美国考察回来,对零壹科技产业园倡导“高效、经济”的绿色建筑理念非常认同,它与李韬葵教授及美国推行的高效、经济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对园区将建设成为集办公、生活于一体的十分钟工作、生活圈理念充满信心,定位“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零壹科技产业园将在全国开创2.5产业园区典范,引领时代潮流。
(王仁)
mbt sko
【
返 回
】
下一则:
专访零壹置业公司陈镜锋副总经理
上一则:
员工心声:零壹科技园建成后,进驻小区内的企业员工如何就餐?
佛山市正大机电公司 广东零壹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销售服务热线:0757-83981818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塱宝西路62号零壹科技园1号楼11层 邮编:528000 邮箱:master@zdjd.com
--建议使用IE 4.0或NETSCAPE 4.0以上浏览器浏览,分辨率800X600或1024X768--